主人未防盗 警察加把锁义乌“安心锁”引发各方争议本报记者 史诗 见习记者 汪嘉林
本报讯 从今年4月份开始,义乌北苑派出所的民警在夜间巡逻时总是随身带着一把摩托车锁,为的是加固没有上锁的摩托车,以遏制车辆盗窃案的发生,同时也给糊涂的车主提个醒。副所长傅军称此锁为“安心锁”。 “义乌市登记在册的摩托车有6万多辆,加上外地牌照的车,简直就是‘天文数字’。与此相对应,在义乌每天的摩托车失窃案件数量同样也是‘天文数字’。”傅军对这一现状充满了忧虑。一位民警告诉记者,在没有实行“安心锁”的时候平均每天丢失7辆摩托车。 “安心锁”实行半年来效果明显,现在每天丢失的摩托车已不到1辆。虽然如此,有一些车主却并不买账。车主张先生不无愤慨地说:“我没有违反任何法规制度,派出所有什么权力把我的车锁住?”车主胡女士也抱怨:“取钥匙的过程实在太麻烦,必须带着通知书和行驶证到派出所取,开完了锁还要再送回去,这不是折腾人吗?” 而派出所似乎也有自己的苦衷。一位民警告诉记者,“安心锁”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盗窃案的发生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车主提个醒,加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,虽然大部分车主都拍手叫好,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车主因嫌开锁麻烦而直接把锁撬掉,原来买的100把锁现在只剩下80余把了。 派出所究竟是干了件实事、好事,还是如个别车主所说,干涉了他们的私权?就此问题,本报记者咨询了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海萍。 “从对与错的角度来说,双方都是合法的,但都有不妥的地方。比如派出所,他们的初衷是降低发案率,他们这样做无可厚非,但在具体操作上形式过于简单,应增加配套措施如上门开锁,而不应该把开锁的工作转嫁到车主头上。车主因嫌开锁麻烦,直接把锁撬掉,可以视作对派出所‘要约’的不接受,但撬锁这样的做法是不恰当的。”黄律师这样告诉记者。 |